这个故事发生在京西山区的一个支局,主人公于长水是一位投递员。他生长在贫苦的农民家庭,从小就体会到了阶级的苦难。他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,教育他要为革命奋斗。于长水在八岁时就开始放羊,也经常和母亲一起深夜送信,从小就懂得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命运。有一天,于长水遇到了一封“瞎信”,是一位女工寻找失散了二十多年的父亲的。但是信上的地址写得不详细,投递多次也没有找到收信人。最后,组织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于长水。他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,不辞辛苦,四处查寻,最终在群众的帮助下,找到了收信人,使父女得以团聚。在此过程中,于长水了解到广大山区人民迫切希望看到当天的报纸,而领导也提出了缩短投递时间的要求。他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有人提出添两个人,但于长水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:“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面前,看我们敢不敢承担。”于是,他首先提出增加40里的投递任务,同时建议把其他任务交给支局的干部,自己则加快投递速度,把报纸尽早送到人民手中。最后,由于于长水的努力,投递速度得以提升,人民也能更早地看到当天的报纸。这个故事反映了于长水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,也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质。通过于长水的努力,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,革命事业也得到了推进。
免責聲明:若本站收錄的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,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,謝謝合作!